2024 四旬期反思

四旬期第三週星期一

04 Mar 2024

 

成千上萬的哀悼者上星期冒著極大風險前往莫斯科,參加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1976-2024)的葬禮。為甚麼他們願意以身犯險前往參加?他們以實際行動表態,確認俄羅斯政府對公民權利的剝奪,反映人們不願在謊言中生活,且要假裝生活如常。人們在這種處境下生活 —— 宗教場所和社會團體,包括各人的家庭,都有似曾相識的經歷 —— 正在摧毀人們的靈魂,以換取別人的接納和表面的生活安定。但是,如果我們犧牲真實的內在自我,以獲取其他心靈以外的事物,人生還有甚麼意義呢?


在充滿謊言虛假的社會裡,出席葬禮的哀悼者以行動勇敢地走出來,正如《若望福音》8章32節所記「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一樣。


我們若將真理視為人生的答案、解說或教條,真理就會被打壓;希臘文中真理alethia的字面意思是「不被隱藏」或「不隱藏」。有趣的是,真理應該是以看來反方向negative (apophatic) way來表達,而不是純粹字面的定義。而且,真理從來都是變化無定,不會一成不變,也不是長久固然存在。體驗真理,是當我們感受到虛假與幻覺一掃而空;真理能呈現出人與事物的真實性及真實臨在,單純的「如是」。


這就是為何我們能從一個人的存在或其言語中感受到真相的臨在——於是,我們能看清應該做或所做事情的真相;正如信義宗牧師迪特里希‧潘霍華(1906-1945)畢生與納粹鬥爭,更加入對抗希特拉的行列,並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他的犧牲使他體會到;真理永遠是要做正確的事情,而其餘的我們則要從日常經驗中才學到。


只有做正確的事,我們才能超越孤獨與自我中心意識引起的恐懼和慾望。當我們默禱和集中專注,沒有發白日夢時,我們就可以如《法句經》二十六塵垢品所言:


      除皮帶與韁,及斷繩所屬,
      捨障礙覺,無著離繫縛,
      斷除一切結,毫無園懼,
      無所執著。


真理讓我們感到自在無束縛,體會到自由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模樣。自由是猶如一段兩人關係中,為對方而付出free for the other.。潘霍華曾說:「只有在與他人的互動交流時,我才獲得真正的自由。」反映默觀能讓我們團結一起,那些前往莫斯科的哀悼者 —— 他們就是等待釋放的新俄羅斯的標記。
納瓦爾尼與潘霍華一樣,他們的生命呈現出超然的斷捨離,更因犧牲性命;斷捨離,作為紀律,讓我們了解到真理是自由的必然基礎,真理存在的核心精神,可以是一種不執著、甚至如如不動的狀態。再次以優美的《法句經》描述… …


   猶如芥子落針峰,似是滴水蓮葉中,
   罜慢虛妄皆脫離,從此執著斷煙塵。

 


文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