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錯過了昨天的反思,可以把它再讀一下,為今天的福音作預備,因為看到耶穌是一位講故事的大師。其實,又不是必須要讀,因為耶穌的故事獨樹一幟,簡單、清晰、腳踏實地而又超然,並且常常帶有誇張成分。想像一下,當他向坐在他面前如痴如醉的群眾講述這些故事時,他的雙目閃爍著怎樣的光芒。他並非單口相聲演員,但很難想像他會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嚴肅。
他傳遞的信息,也是貫穿於他所有教導的主題和他生活與個性的縮影,可以總括為兩個字——「天國」。這不僅僅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或外在,也不是一個地方或獎勵。天國就是天國,許多比喻以及他的人生故事——出生、死亡和復活——都在描述天國。我們就以下面這兩個比喻來練習一下吧。
「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裡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拿塊地。天國又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瑪13:44-46】
這兩個比喻有很多共同點:尋找、賣掉一切、購買。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理解的,儘管「一切」二字有點誇張。兩個比喻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嗎?確實有點雷同,但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二者有什麼區別呢?注意:接下來會有劇透,某種劇透。
關於第一個比喻中找到寶貝的幸運兒,請你們自己問問自己:想像一下他是如何找到寶貝的?為什麼又把它藏起來?是什麼使他如此高興,竟要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是什麼意思?關於商人,也問問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沒有說商人「高興」呢?
我把問題留給你們。除此之外,在對天國經歷的描述中,視角的最大不同是什麼?在第一個比喻中,這個人似乎是偶然發現了寶貝,就像現在仍然會發生的一樣——例如農民挖出了強盜幾百年前埋下的寶藏。後者,雖然在很多方面都一樣,但最大的區別是,尋找珍珠就是商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找到珍珠可能仍然是個驚喜,這與第一個比喻中的經驗是相似的。無論如何,兩個人都可能會感到無比感激,並認為這是一項恩寵。
我們將此應用於默禱體驗:每天默禱的早晚例行功課,以及被純粹的驚喜所吸引。卡爾·拉內認為,未來唯一真正的基督徒將是神秘主義者,他以一種包括日常生活、偶然和日常事務的普通人的方式描述了神秘主義:「對天主的真實體驗出自我們存在的核心。」
我希望這二合一的比喻可以幫助你們把自己今天的生活也看作是一個比喻,為你打開通往天國之路。
文之光
Copyright © 2025. The World Community for Christian Meditation (WCCM)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